广州兴业混凝土搅拌有限公司

混凝土中水质会造成哪些影响

发布时间:2025-02-23

来源广州兴业混凝土搅拌有限公司

广州混凝土

你知道混凝土中水质所造成的影响吗?水是混凝土的主要组成材料之一。水中的某些杂质会影响混凝土的正常凝结与硬化;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发展和耐久性;加快钢筋的锈蚀,引起预应力钢筋的脆断;污染混凝土表面,影响表面装饰。

工程开工时使用地表水前,应按JGJ63-2006《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规定进行检验,水中杂质含量不得超过表(1)所示限值。


通常海水可用于拌制素混凝土,但不得用于拌制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和有饰面要求的混凝土。工业废水经检验合格后方可用于混凝土,生活污水不能用于拌制混凝土。

随着城市的现代化发展和改造,城市污水治理、中水系统的形成以及规模日益扩大,中水已逐渐成为城市中仅次于自来水的第二大水资源,为混凝土拌和用水提供了新的、稳定的水资源。用中水作为混凝土拌和用水,对城市节约水源具有重要意义。

所谓“中水”是指各种排水经处理后,达到规定的水质标准,可在生活、市政、环境等范围内杂用的非饮用水。混凝土拌和用水的“中水”特指符合国家标准GB/T 18920—2002《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要求的中水。同时G**336-2018《建筑中水设计标准》已先行将中水纳入建筑施工,包括混凝土拌和用水的范围,但要求:混凝土拌和用水还应符合《混凝土拌和用水标准》。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对《混凝士拌和用水标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及标准检验法》3个标准中有关pH值、不溶物、可溶物、氯化物、硫酸盐和硫化物等物质含量的限值进行了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城市杂用水水质和生活杂用水水质的要求虽没有包括混凝土拌和用水的部分项目,但涉及到的项目的指标要求却远远高于混凝土拌和用水的要求,这给中水用于混凝土拌和提供了条件。

又从用中水拌和混凝土或砂浆各性能的对比试验中表明:

(1)所有取样中水的有关物质含量满足《混凝土拌和用水标准》要求,且达到预应力混凝土用水要求。

(2)所有取样中水的水泥试验,与标准水样相比,无明显差异,有关指标满足《混凝土拌和用水标准》的要求。

(3)所有取样中水的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与标准水样相比,无明显差异,对施工不产生明显影响。

(4)所有取样中水的混凝土力学性能与标准水样相比,无明显差异。

(5)所有取样中水的混凝土耐久性能与标准水样相比,无明显差异,可在应用过程中检验。

由此可见,用中水可作为混凝土拌和用水。同时也是扩大建筑工程用水水资源的一项举措。

磁化水:磁化水是使普通水流经磁场得以磁化,以此来提高其“活性”。在用磁化水拌制混凝土时,水与水泥进行水解水化作用,就会使水分子比较容易地由水泥颗粒的表面进入颗粒的内部,加深水泥的水化作用,从而提高混凝土强度。国外有资料介绍,利用磁化水拌合混凝土,可增加强度50%;我国现有资料表明,在不减少水泥用量的情况下,混凝土强度提高30%~40%。这些资料都清楚地指出,磁化水将开拓一条配制髙强混凝土的新途径,而且是经济有效的。这尚有待于进一步地深入试验研究。

拌合用水中各类杂质及有害物质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归纳如下:
  地表水、地下水、再生水的放射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的规定。混凝土拌合用水不应有明显的油脂和泡沫,不应有明显的颜色和异味。
  1. pH值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通常水的酸碱性用pH值来表示,某些天然水因溶有 及腐殖
  酸而常呈酸性,各种酸类对水泥及粗集料都有不同程度的腐蚀作用。试验表明,当拌合水中游离 的含量达到5%时,将使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降低约20%,上述表格中规定,pH值小于4.5的酸性水不能用于拌制预应力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
  2. 不溶物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通俗的说不溶物就是拌合用水中的泥土、悬浮物等悬浮颗粒,当
  这类物质的含量较高时会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含量小于2000 mg/L时不会影响混凝土的性能,当含量继续增加,也不会对混凝土强度产生多大的影响,但对其抗渗性、抗冻性产生一定的影响。《混凝土用水标准》(JGJ 63-2006)中对用于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拌合用水中不溶物的容许值为小于2000 mg/L。
  3. 可溶物含量主要是各类盐的总量,下面着重谈一谈硫酸盐、
  氯化物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⑴硫酸盐对混凝土的侵蚀作用
  硫酸盐侵蚀破坏的实质是水中的 离子与水泥发生化学
  反应,形成某些难溶的盐类矿物,如水化硫铝酸钙(钙钒石)是溶解度极小的盐类矿物。这些难溶矿物由于吸收大量的水分子体积膨胀,产生膨胀内应力。当膨胀内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就会导致混凝土破坏。
  离子的浓度达到一定量时会对混凝土产生硫酸盐侵蚀作用。
  硫酸盐侵蚀混凝土的速度随着混凝土中 离子浓度的增加而加快。JGJ 63-2006混凝土拌合用水技术标准中规定硫酸盐(以 计):预应力混凝土≤600 mg/L,钢筋混凝土≤2000 mg/L,素混凝土≤2700 mg/L。
  混凝土遭受硫酸盐侵蚀的特征是表面发白,通常损害从棱角开始,接着裂缝展开并剥落,使混凝土易碎甚至出现松散状态。出现裂缝、松散状态的程度增大,混凝土的抗冻性又会严重的降低。
  ⑵氯化物对钢筋锈蚀的影响
  金属腐蚀是一种化学现象,许多腐蚀过程是通过电化学机理进行的。钢筋在埋入混凝土之前,在大气中表面生成氧化铁薄层,成为钝化膜,对钢筋起着保护作用。但是如果水中的氯离子超过一定的浓度时,则会破坏钢筋的钝化膜,是膜产生收缩,膜上的小孔扩大,从而破坏钢筋的致密性。同时氯离子不断向钢筋周围聚集,这样会加快铁的阳极过程,使钢筋的电化学腐蚀过程加速进行,所以,对混凝土拌合用水的氯化物含量也应给予控制。
  4. 碱含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鉴于混凝土生产的过程中采用的粗骨料大多为碱活性骨料,则
  必须限制混凝土中的碱含量,混凝土拌合用水中的碱含量主要只 和 ,碱含量的检验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T 176-1996)中关于氧化钾、氧化钠测定的火焰光度计发的规定。
  由此可见,水作为重要的建筑材料,对建筑工程质量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混凝土用水标准》(JGJ 63-2006)规定 地表水每6个月检验一次;地下水每年检验一次;再生水每3个月检验一次,至质量稳定一年后可每6个月检验一次;混凝土企业设备洗涮水每3个月检验一次,质量稳定一年后,可一年检验一次;当发现水受到污染后对混凝土个性有影响是,应立即检验。
  在实际工作中,人们只重视对钢筋、水泥、砂子、石子等材料的检测,而对水的质量重视不够,很多工程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于水质的原因造成的,这是一个看似很微小但在实际工作中却是不容忽视并且应当高度重视的问题,值得深思。


分享:

【如果您还没有关注“公司名称”手机网站】

Top